近日,在韓國,應該沒有一部影視作品能比《82年生的金智英》所引發的爭議更大了。值得玩味的是,韓國女性紛紛為此片打出了高分,但韓國男性卻給出了“清一色”的差評。究竟是什么問題引發了韓國民意如此大的撕裂?金智英,這位有著韓國最常見名字的女性,到底經歷了什么呢?
1
金智英,82年出生在首爾的一個公務員家庭,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在重男輕女的氛圍里,全家圍著寶貝弟弟轉。好的東西優先要給弟弟不說,還要幫著做家務。父親對她也是長期忽視,對她的喜好則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她愛吃什么。
金智英和姐姐從小就被教育要幫媽媽做飯。
放學回家被尾隨,父親看到后非但沒心疼還斥責她“不該穿這么短的裙子!”
家庭如此,當時的韓國社會亦如此。小學時,金智英的同桌總是惡作劇,她哭訴,老師卻說“男孩子就是這樣,遇到喜歡的女生就會欺負她。”學校里,吃飯、競選,什么活動也都是男生優先。
成年后步入職場,性別歧視仍舊存在。雖然金智英能力得到了上層的認可,但依然錯過了很好的工作機會。上層的理由是——女職員因為這樣那樣的事太多,做這樣的工作太過辛苦。
而后,金智英結了婚,和自己的丈夫、女兒住在首爾教區的一間80平方米的公寓里。孩子出生,金智英離職,正式成為全職媽媽。
可是,這條路比她想象得艱難很多。和每一個全職媽媽一樣,她每天要做的就是,照顧孩子。這讓她在不知不覺中丟失了過去的大部分人脈、與社會脫節,所有的社會關系都是以家庭和孩子為中心。
成為全職媽媽,金智英是不開心的,因為沒有人愿意丟失自我。于是她問丈夫:“我現在很可能會因為生了孩子而失去青春、健康、職場、同事、朋友等社會人脈,還有我的人生規劃、未來夢想種種,所以才會一直看見自己失去的東西,但是你呢?你會失去什么?”
育兒生活讓金智英精疲力竭,好不容易抽離片刻,她卻聽到陌生人的冷嘲熱諷:“命真好,我也好想用先生賺來的錢買咖啡喝、整天到處閑逛……”
34歲那年,在對女性不友善的社會中長此以往,金智英患上產后抑郁,整日面容憔悴、神情恍惚,并時而有人格分裂的舉動。她經常“被附身”,然后假借母親、朋友、學姐之口,說出自己的壓抑與不滿。
中秋節時,跟著丈夫回婆家,做完繁重的家務不說,還要遭受婆婆的冷眼和全家的無視。于是吃完飯后,她用自己母親的口吻對婆婆說:“只有你們家人團聚才重要嗎?親家母你過節看到女兒也高興吧,我也想看看我的女兒?”
金智英回懟叫她“媽蟲“的人。
帶著孩子在咖啡廳里休息,還被人叫“媽蟲”(韓語新詞,指無法管教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幼童的媽媽,以及沒有收入依靠老公的“吸血鬼”,在家帶孩子的全職媽媽)。
綿密瑣碎的家務、壓抑無望的生活讓金智英喪失了活力與自我,重新工作成了她疲憊生活里的英雄夢想,但婆婆的百般制止和指責再次把她無情地拉回到永無止境的黑暗里……
最后面對心理醫生,她承認自己陷入了嚴重的自我懷疑,她說:“作為某人的妻子、某人的媽媽,偶爾也會感到某種幸福,可是有時,會感覺被困在墻里,掙扎著出去,以為會有出口,卻發現是另一堵墻,換條路走還是一堵墻。為什么只有我弄得一團糟,是我自己沒有這種能力吧。”
2016年,《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出版,賣掉了100萬冊,成為韓國當年最暢銷的書籍,還被評為當年韓國社會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金智英,這位韓國普通的全職媽媽的經歷打動了很多女性,她們說在這本書里看到了自己。
一面是贊美,一面是詆毀。女性普遍叫好,男性卻給這本書打上了“女權主義”“仇男”的標簽。今年10月,同名電影上映,而在影片中扮演“金智英”的鄭有美因出演該片遭到惡意攻擊,甚至有人說,只要鄭有美出演,這就是她演員生涯的終點。但鄭有美頂著謾罵和壓力,執意出演,因為她覺得這樣的社會現實不該被忽視。
2
《82年生的金智英》該讓更多的人看到。因為它筆觸樸實,卻有力量。它的力量源于它揭示了一個韓國社會的普遍現象——當今女性的真實處境。“金智英”絕不僅是她自己,而是千千萬萬個韓國女性。
她們中,有人被打著“恪守孝道”旗號的丈夫殘忍殺害。
前不久,韓國一位65歲的丈夫勒死了自己59歲、癌癥未愈的妻子。原因是妻子無法照顧他的母親。
殺妻的男子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員工,而他的妻子是一名全職家庭主婦。這是一個典型的韓國傳統家庭,男主外,女主內,夫妻兩人結婚35年??删驮诮衲昴瓿?,妻子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對于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一次暴擊。
但并非是昂貴的醫療費用擊潰了這對夫妻的感情、壓垮了這個家庭。
妻子多年來投的醫療保險解決了治療的大部分開銷,還獲賠了一筆保險金。今年3月,妻子接受了癌癥手術及后續治療,等待康復。她打算拿著這筆保險金,搬離首爾,在江原道獨自休養??善拮拥拇蛩?,讓丈夫極為不滿,他的第一反應是:你搬走了,誰來照顧我媽?
今年6月,丈夫來到妻子在江原道的新公寓。兩人見面后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一怒之下,丈夫勒死了自己的妻子。最終這名丈夫被判處有期徒刑15年。
有人被毫無尊嚴地當作男性的“玩物”。
19年年初,“勝利門”事件讓人們看到了韓國娛樂圈的骯臟與丑惡,也讓韓國民眾看到了女性在社會的真實地位。
韓國組合BigBang前成員李勝利經營的夜店“Burning Sun”被爆毆打客人、迷奸、販毒、偷拍、色情交易等丑聞。韓國SBS電視臺爆出勝利與鄭俊英等多名男藝人在社交媒體群聊時,動輒就讓朋友帶一些女藝人出來陪酒,言語之間充滿恣意玩弄女性以及將女性當作性工具的不恭姿態。
“勝利門”讓10年前韓國女星張紫妍在家中的浴室上吊身亡事件重新浮現。剛開始所有人都以為張紫妍是抑郁癥發作,直到2011年她長達200多頁的遺書曝光,才知道她是死于潛規則和性虐待!
以張紫妍案件為原型的電影《玩物》片尾字幕:“女藝人中45.3%回答曾被要求陪酒,62.8%曾被節目關聯者或社會有權人士要求性陪伴的經歷。”
有人因為是“單親媽媽”被排斥。
2008年10月,韓國女性崔真實自殺身亡。家暴離婚、借高利貸、買兇殺人……關于崔真實的死因有諸多猜測。
據報道,在崔真實自殺前一天晚上,這位女演員還因為臉腫了沒有拍成廣告而焦慮,覺得自己不好看或許成了壓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在重壓之下,她選擇了自殺。而此前,她被曝出曾遭經紀人當眾責打、因是“單身母親”被制作人和主持人排斥。
還有人被貼上“女權主義”的標簽,遭到謾罵和攻擊。
前面說到的鄭有美是其中之一,而韓國女團Red Velvet成員Irene,因為在社交媒體上上表示自己讀了《82年的金智英》后就被粉絲罵是“女權主義”,甚至有男粉在評論里上傳焚燒她照片的過程。
女團APink的成員孫娜恩,因為在ins上分享的照片里,被發現使用的手機殼上寫著“Girls can do anything”,被網友攻擊為“女權主義者”。
3
其實,隨著時代發展,韓國的女性政策一直在革新,韓國女性的意識也在覺醒。
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韓國的女性政策發生了很多變化,制度做出了很多完善。
1980年代初,韓國國會會議記錄中出現了“女性政策”一詞。
1983年,韓國設立了韓國女性開發院,它是國家設立的第一個專門研究女性問題的機構。
1983年,韓國在聯合國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上簽字。
1987年,韓國在憲法和《勞動基準法》中雖然包括禁止歧視女性的條例,但女性勞動者仍沒得到平等待遇,由此為廢除雇傭中的性別歧視、保護母性,以確保真正的平等,制定了《男女雇傭平等法》。
1989年修改此法,加進了同工同酬的原則。
1989年,為穩定母子家庭的生活和增進福利,制定了《母子福祉法》。
……
政策在變,韓國女性也在變,她們中的一些人決定不再沉默。
近日,日本女記者伊藤詩織在抗爭了4年后終于扳倒性侵自己的“安倍御用記者”山口敬之,在法庭外舉起了“勝訴”的標語。而這也是日本歷史上女性首次公開具名指控職場性侵害。
伊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并不勇敢,只是別無選擇。”其實,很多韓國女性在被現實逼迫到別無選擇之時,也決定不再沉默,為自己發聲。
勝訴的伊藤詩織。
2015年,韓國網絡出現“媽蟲”一詞,韓國的一些黃色網站流傳出非法拍攝的女性視頻,一些女性開始站出來揭露自己的遭遇。
2016年,韓國一名年輕女子在首爾江南地鐵站附近慘遭一名男性殺害,韓國演藝圈性丑聞事件頻頻發生等都刺激了了韓國女性的憤怒的神經、促成了她們的覺醒。2018年韓國掀起MeToo運動浪潮,許多韓國女性走上街頭為韓國多年來的性別暴力、殺害發聲。
2018年1月,韓國昌原地方檢察廳女檢察官徐智賢在檢方內網發文,公開自己曾遭檢察長性騷擾的經歷,并鼓勵受害者不要沉默,勇敢為自己發聲。
2018年3月,韓國政壇大咖安熙正的隨行秘書現身韓國JTBC電視臺節目接受采訪,公開聲明自己曾遭安熙正性侵。她說,自去年6月出任知事秘書后,8個月內4次遭安熙正性侵,并暗示自己并非唯一的受害者。
2018年6月,韓國MBC電視臺播出的《PD手冊》節目曝光了著名導演金基德的性丑聞。三名女演員以受害者身份現身節目,講述自己在拍攝過程中遭受金基德性侵的情況。其中有人在拒絕與金基德發生關系后被開除,有人在電影拍攝期間遭導演強奸。
著名導演金基德。
政策的修訂和變化,看似讓韓國女性得到了和男性平等的權利——平等上學、平等就業、平等參與社會活動;越來越多的韓國女性呼聲被聽見,好似在這個男權籠罩的天空下打開了一個缺口。
但諷刺的是,現實卻在一次次敲打著這些“政策”和“呼聲”的臉,生怕人們盲目地以為現在已經是一個對韓國女性無比友好的社會了。由于近幾年韓國社會的經濟原因,甚至有很多韓國男性開始擔心女性的發聲和平權會威脅到自己的利益,他們還義憤填膺地打起了“反女權主義”的旗號。
正如《82年生的金智英》一書的作者趙南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所說,他沒有把女性的現實狀況歸咎于時代,在過去,社會對待女性的不公平是可視化的。但現在,雖然社會在進步,制度得到了完善,但認為女性就應該相夫教子的觀念這么多年仍始終如一地“扎根”于傳統韓國人的潛意識里。12月17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中顯示,在對全球153個國家男女平等情況的調查中,韓國位列第108位。
在看上去制度完善了、意識覺醒了的今天,一些韓國女性可能更納悶了:為什么我還是過得不好?是我自己的問題嗎?其實,不然。因為和等級制度及父權文化在韓國社會的根深蒂固相比,那些所謂的制度、所謂的覺醒,不過是以卵擊石、杯水車薪罷了。